08.19 2025 1
自2025年7月23日起,我国华北多地遭遇持续强降水,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成为核心影响区,多地出现暴雨至大暴雨。同期,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于7月30日04:30在浙江舟山沿海登陆,给苏浙沪地区带来较强风雨。
在本轮灾害性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由我司承建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中心站系统高效运转,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
1.关键数据与产品支撑,系统为灾害性天气的精准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核心实时数据和多样化观测产品。
2.应急服务快速响应,基于观测即服务”理念,我司快速构建了针对本次台风及强降水过程的应急专属产品体系,并研发上线应急专版平台。
3.研发推出关键新型产品,技术团队连续奋战72小时,紧急研发并上线了多项新功能与产品,显著增强监测分析能力,包括:
垂直观测三维风场产品,显著提升三维风场精细结构捕捉能力;
三维水汽层析产品,提供大气水汽垂直精细分布信息;
强天气指数面产品,直观展现强天气潜势区域;
同时提升了三维可视化分析能力与多源数据综合应用能力。
图1:对流高发区自动识别产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强对流高发区,与新型观测产品综合叠加。
图1强对流高发区自动识别产品截图
4.智能告警与决策支持,针对关键区域和点位,快速建立了重要气象告警指标,实现了数据的快速接入、产品生成,并基于此快速形成了智能、精准的个性化决策支撑报告。
该系统是面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的强大平台,主要核心能力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1.综合集成与数据获取能力,整合了国家、省、地三级建设的天气雷达站、垂直观测站、铁塔站等多类设备数据,能够快速获取应急区域上空10公里以内风、水汽、云、温度、湿度、气溶胶等多种气象要素的分钟级实时数据。
2.三维立体监测网络构建,通过设备的优势互补与同址协同观测,构建了覆盖多种要素的三维立体监测网络,有效弥补了当前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尤其是其垂直结构)全过程观测能力的不足。
图2:三维面产品基于三维地图,实现毫米波云雷达、风廓线雷达、强对流指数产品与天气雷达的综合叠加
图2三维面产品截图
3.高精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完备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数据质量达到高标准的业务应用要求。
4.多层次产品体系构建,成功构建了从“单要素观测产品”到“多要素组合产品”、“组网产品”、“多源融合产品”、“识别产品”直至“潜势产品”的多层次、精细化垂直观测产品体系。
图3地基遥感垂直观测多要素融合产品截图
由该系统研发形成的四十余种分钟级大气垂直精细化新产品,已在应急期间及之后成功进入国家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持续服务于更广泛的气象业务和科研,显著提升了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准性,同时为气象部门准确捕捉天气过程的转折点、加强或减弱的变化趋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实时数据支撑和先进分析手段。
未来,我们将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深耕技术迭代,以产品矩阵为核心,持续深化“观测即服务”能力,推动产品矩阵从“数据供给”向“应用服务”全面升级,打通“观测感知服务、分析赋能服务、应用转化服务”的全链路服务闭环。